探傷設備資料
依據 GB/T 15830-1995 標準,缺陷評定有著嚴格的準則 。評定時主要根據缺陷的性質、尺寸、數量等因素綜合判斷 。對于裂紋缺陷,由于其對管道結構強度和安全運行威脅極大,一旦檢測到裂紋,無論其尺寸大小,都被視為嚴重缺陷。
對于氣孔缺陷,評定時需考慮氣孔的尺寸和數量。如果氣孔尺寸較小且數量較少,在標準允許范圍內,可評定為合格;但當氣孔尺寸較大或數量較多,超出標準規定范圍時,則評定為不合格。例如,標準規定在一定焊縫長度范圍內,單個氣孔直徑不得超過 3mm ,氣孔數量不得超過 5 個 ,若檢測到的焊縫中單個氣孔直徑為 4mm ,或在規定長度內氣孔數量達到 6 個,就不符合評定標準,該焊縫質量存在問題。
夾渣、未焊透等缺陷同樣按照類似的評定準則進行判斷。夾渣的評定依據夾渣的長度、寬度以及在焊縫中的分布情況;未焊透則根據未焊透的深度、長度等因素。這些評定準則都是基于大量的實踐經驗和理論研究制定的,能夠科學、準確地判斷缺陷對管道質量的影響程度,確保管道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。
GB/T 15830-1995 標準中檢驗結果分級
檢驗結果共分為四個等級,分別為 I 級、II 級、III 級和 IV 級。I 級焊縫質量最高,要求在檢測范圍內不得有裂紋、未熔合、未焊透等危害性缺陷 ,允許存在的氣孔、夾渣等缺陷數量和尺寸也有嚴格限制,需滿足標準中規定的最低允許值。在一些對管道質量要求極高的航天、核工業領域,所使用的管道對接環焊縫檢測結果通常要求達到 I 級標準 ,以確保系統的絕對安全可靠運行。
II 級焊縫質量次之,允許存在一定數量和尺寸的氣孔、夾渣等缺陷,但不允許有裂紋、未熔合、未焊透等嚴重缺陷 ,其缺陷允許范圍比 I 級稍寬 。在城市燃氣輸送管道建設中,大部分焊縫的檢驗結果需達到 II 級及以上標準,以保證燃氣輸送的安全穩定。
III 級焊縫質量相對較低,允許存在的缺陷數量和尺寸比 II 級又有所放寬,但同樣不允許有裂紋、未熔合、未焊透等嚴重影響管道安全的缺陷 。在一些對管道質量要求不是特別高的工業生產輔助管道中,部分焊縫可能達到 III 級標準即可。
IV 級焊縫則為不合格焊縫,存在的缺陷超出了標準允許的范圍,無法滿足管道正常使用的要求,需要進行修復或返工處理 。在管道檢測完成后,根據檢驗結果分級,能清晰地判斷管道焊縫的質量狀況,為后續的管道維護、使用或修復提供明確的決策依據 ,不同等級的焊縫對應著不同的處理措施,保障了管道工程的質量和安全。